校际教研促发展,携手共进同提升——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学校“名校+”教育联合体携手蓝田县普化镇中心学校友好结对教学研讨交流

作者:贾建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6-19 15:15 阅读次数: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为了增进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学校“名校+”教育联合体与蓝田县普化镇中心学校学校教师的深度教学交流,拓宽三校教师学习研讨的渠道,发挥陕师大锦园小学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校际间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搭建教师间相互交流的平台,2020年6月4日,在陕师大锦园小学校长尹苗的带领下,锦园小学教科研中心副主任王哲、教务处副主任贾建卉、德育处副主任孟黎、教师张欣楠、郭萌以及“+校”未央区新华小学副校长李国安,教师田丹、刘蕊、朱秀芳一行10人赴蓝田县普化镇中心学校开展校际友好结对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欢迎仪式上,蓝田县普化镇中心学校校长刘军做了题为《名师送教转理念,交流研讨促提升》的致辞。接着,锦园小学校长尹苗代表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讲话,她对普化镇中心学校的发展表示祝贺,相信此次再携手定会使三校得到共同提升。
       简短的欢迎仪式结束后,陕师大锦园小学三位骨干教师王哲、张欣楠、郭萌同一时间分别进行了课堂展示。                 
课堂风采展示
        数学会场的授课内容为我校“和”课程体系“和智课程超维数学”《神奇的“101”》一课。王哲老师变身魔术师,在游戏中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和普化镇中心学校四年级一班的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抽取扑克牌、一次次的猜想验证,在小组合作中发现、探究规律,在归纳中总结,在思考中发现,在交流中提升,感受体会“101”的神奇,提升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积累规律探究类活动的经验,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郭萌老师一节二年级语文课《我是一只小虫子》,充分体现了低段阅读课的本质就是随文识字。整堂课充满了语文味:学字、抓词和琅琅读书声。孩子们通过朗读,在读中思,在读中悟,郭老师以“字理识字”为中心进行设计,按照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要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影响。一节课使学生们获取了大量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听课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张欣楠老师为五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课前,张老师与孩子们亲切互动。课堂上,张老师以学生为主,注重给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评价语具体、多样又有效,音频和视频的引入恰到好处;张老师还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这也让所有听课老师们与孩子们一样有“趣激起,情更浓,意未尽”的感受。
                   教学交流研讨
       在课后的交流环节中,三位授课教师从本节课备课的设计思路、课程标准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课堂的呈现效果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分享。听课的老师们也积极参与研讨活动,结合对课程的目标、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专家精彩点评
          教学交流结束后,陕师大锦园小学校长尹苗、教务处副主任贾建卉、德育处副主任孟黎分别结合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尹校长还从课程背景、课程定位、课程特征、课程目标、课程体系(中段)等五方面做了题为《超维数学---基于STEM理念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校本课程项目实施经验分享》的讲座,对我校超维数学的开展进行经验分享,使在座的各位老师受益匪浅。
         水常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此次校际教师交流研讨活动的成功开展,有效促进了三校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相信在陕师大锦园学校 “名校”的引领下,教育联合体内全体教师乘着东风,一路收获,一路思索,一路前行!
作者:贾建卉
审核:尹    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