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教研 > 师生随笔 >

你是沉默的大多数吗?

作者:高一(2)班 龙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2-28 09:36 阅读次数:

                   
  清醒:卑微的面对崇高
  王小波的黑色幽默在《沉默的大多数》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用调侃化解了浓浓的悲哀。他自称“墨子的门徒”,认为理智是直面现实的重要武器,尤其是在他成长的年代,应如何被围的面对崇高,如何在所有人都流泪时保持不流泪的勇气和自由,如何不为远方的眼睛活着。他说:“人有权利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正如他有权利拒绝下水去捞一根稻草。”我们只有学会拒绝虚伪的崇高,才能维护更宝贵的东西,清醒的知道人为什么而活着,才能各得其所。
 尊严:话语的维权
  精神奴役的恶果远远不止人们的沉默和创造力的缺失,还有人类在道德上勇气上的损失,在压抑的环境中,即使是作为人民喉舌的知识分子也会将原则与信念埋藏心底,噤若寒蝉。因此维护言论自由的尊严是维护整个社会的未来。毕竟波伏娃曾说过:“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话语权的缺席是所有人的不幸。
 真诚:天生的梦想家
  王小波在文中这样记录自己的生活:“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黑下来,心里寂寞而荒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比死亡更可怕。”比起年龄的衰老,他更恐惧于失去那些曾经蓬勃的梦想。“有人感受下暴雨,有人只是被淋湿。”这点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也有共鸣。人们都曾以为自己会永远勇猛下去,但肉身沉重,使我们容易忘却那些热血沸腾的梦想。
  常言道:“人无痴不可交,以其无真气也。”读他的书,仿佛有种面谈的感觉。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只能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指导老师:杨华

                                
 
(责任编辑: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