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教研 > 师生随笔 >

我心中的英雄

作者:高二年级一班朱睿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4-30 09:45 阅读次数: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模范人物如天空中的星辰,发出耀眼的光辉,他们与众不同的的魅力,崇高而伟大的人格,独特而平凡的经历,灿烂而辉煌的业绩,都给世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他们辉煌的一生永远是后人的楷模,他们的成长轨迹是青少年成人之路。同时,新时代里的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熠熠生辉的精神亦是未成年人学习的榜样,能够弘扬时代的民族精神,凝聚中华民族魂魄。我们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学英雄、学模范、学先进,建立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0月16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天早晨,杨利伟搭乘的“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经过21小时完成环绕地球14个圈后在内蒙古草原顺利着陆。身着宇航服的杨利伟被人群和鲜花簇拥着走出飞船。他满脸微笑地向祖国人民致意。从此以后,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蓝天、白云之上,在神秘的宇宙之间,“中国宇航第一人”诞生了。中国成了第三个送人进入宇宙的国家,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优秀共产党员杨利伟从此名扬中外。
  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听着英雄的故事,心灵随之震撼。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做了一个“杨利伟怎样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节目,被采访的航天局领导说了三个原因:一是杨利伟在五年多的集训期间,训练成绩一直名列茅;二是杨利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强,在担任歼击机飞行员时,多次化解飞行险情;三是他的心理素质好,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分寸。有以上三个优势,杨利伟最终通过了1600人——300人——14人——3人的淘汰考验。
  参加初级教练机训练的杨利伟,为了顺利架机飞上蓝天,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他分分秒秒都不放过,全都用在钻研航理知识,进行地面练习、体能训练上。为了锻炼坚强无畏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杨利伟在烈日下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双腿肿了又消,消了又肿。万米越野,杨利伟顶着凛冽的北风跑,手耳冻得麻木,内衣却被汗水浸透。长途拉练,杨利伟常常走在最前面,双脚磨出血泡,他总是一声不吭。意志坚强的他硬是通过了淘汰率为93%的部队精简整编。想想我们,别说在烈日下站两个小时,就是站一分钟也会叫苦连天。有一点点伤风感冒连学也不肯上了,更别提把腿站肿,把脚磨出血泡了。想到这里,我的脸不由自主地红了。
  航天局领导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最终确定三人为首飞候选人之时,三人各方面都十分优秀,难分高下,只是考虑到作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将要面对全世界的瞩目、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还将进行巡回演讲,才最后决定让口才好的杨利伟首飞。
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要经过各种特有设施的“技术考验”。其中最让人难受的是坐在转椅里,锻炼人体对震动及眩晕的耐受能力。这种转椅每分钟最快转速24圈,也就是说2.5秒就会转一圈。那种眩晕的滋味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每次训练下来,杨利伟全身就像瘫痪了似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即使这样,杨利伟硬是挺了过来,制服了这一大难题。
  节目中还介绍:杨利伟认为航天无小事,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学技术、学政治是如此,训练后的总结会、训练小结也是如此。在总结会上,杨利伟准备充分、积极发言,发言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再加上不慌不忙,故而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口头表达能力作为选择的一个重要条件时,天平就偏向了杨利伟。
  杨利伟能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不仅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祖国培养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献身于祖国的航天事业,今日的中国才会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因此同学们,我要告诉你们,让我们以今日的英雄为榜样,争做明日的英雄。
                                                (指导教师:赵华丽)       

(责任编辑: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