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教研 > 师生随笔 >

深入研讨课堂核心素养落实 提高学生必备知识和能力——记2019年未央区高中历史研讨活动

作者:网络宣传中心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9-10-16 08:54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推动未央区高中历史教师对2017版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学习理解,探讨交流历史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实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10月15日上午,在未央区历史教研员张晓娟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于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召开高中历史学科“基于核心素养落实”课例硏讨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课例展示,分别由锦园中学的申星老师讲授必修III《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西安中学的常晓云老师讲授《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和东元中学的王芙蓉老师说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申老师以“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作为本节课的主题、价值立意;以“乱世(变世)”、“争鸣(融合)”、“传承(发扬)”为主线,讲解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代背景、诸子观点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本节课在“乱世”中重点体现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在“争鸣”中突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在“传承”中侧重体现“家国情怀”。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润物细无声地落在课堂,印在听课教师的脑海中,留在学生的心中…… 
  常老师的课,由学生按朝代自主梳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成就,直接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六个视角,选取图片、漫画、人物、文学素材、史料,重点探寻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一个视角一个素材一个设问,一份史料说一分话,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通过合作探究问题怎样让中国的瓷器重现历史的辉煌?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体现家国情怀。
  王老师的说课,环节完整,通过“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重点讲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运作方式和特点;通过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比较,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利与弊。整个说课环节,充分展现了教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进行备课、说课。
  第二环节,分组研讨交流。张老师将大家分成3组,每组教师就三位老师的课,逐一发言,说出优点、指出缺点。申老师的整堂课学生活动少。常老师的课,合作探究问题:“怎样让中国瓷器重现历史的辉煌”,学生没有充分探究。王老师的课,内容多,课时紧。讨论环节,气氛热烈,大家直言不讳,每位老师都谈到,通过这次活动,自己收获了很多,对自己的课堂都有了新的思考。通过这次活动激发了老师们的学习欲望。
  第三环节,教研员点评、总结本次活动。张老师最后强调了两点:1、要求高中教师仔细认真阅读思考2107版新课标,一定要看、要学,把握课标的基本理念。2、思考在自己的每一节课堂中怎样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必备能力。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大雨,散会后,走在室外,感觉到冷冷的,但通过这次活动,学习的欲望点燃了教师们心中进步的火,教学的快乐将保持烈火持续燃烧,心中是暖暖的……

(责任编辑: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