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教研 > 师生随笔 >

【世界读书日】我和《参考消息》的故事 作者:符蓉

作者:符 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4-22 10:56 阅读次数:

  小时候,父亲每天带回来一些报纸,《人民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工人报》等,其中最让我入迷的是《参考消息》。
  那个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信息比较闭塞,少年懵懂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渴望和好奇,而《参考消息》就像一扇窗,满足着我的愿望,带我观察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风光无限的世界。
  记得每次爸爸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从他的包里翻出报纸,翻找《参考消息》,等把它看完了,再看其他报纸,如果哪天他忘记带了,我会嘟囔半天。
  透过这扇窗,我知道了许多时事风云、世界轶闻,尽管对许多不太懂,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痴迷。从《参考消息》上,知道了许多政要人物,如里根、撒切尔、叶利钦、戈尔巴乔夫、李光耀、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以及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事,里根访华,撒切尔当选保守党首相。这些让我显得比同龄人知道的更多。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问起了联合国秘书长是谁,我脱口而出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当时同学们都特别惊讶。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外界对中国的报道。每次拿到报纸,先搜索有关中国的消息,尤其在意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若是夸赞等正面报道,我会很高兴,但要是看到负面的片面的报道,我会特别生气,有时甚至一整天都赌气不吃饭。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随着年龄增长,我的心理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再对外界的声音那么敏感,更多的是对我们国家国力日渐强盛的自信。
  《参考消息》对体育的报道还是蛮多的,而且多是赞美之词,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的第一枪,体操王子李宁的精湛技艺,还有女排的六连冠,看到老外对我们的体育健儿竖起大拇指,我的喜悦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时代发展飞快,手机的普及,让信息唾手可得,但在我记忆深处,《参考消息》仍像一朵洁白的花,占据着心底一角。

(作者为锦园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