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锦园小学 > 德育少队 >

邂逅白鹿原,细数关中文化印记

作者:侯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11-01 14:00 阅读次数:

研读一部著作
学习一段历史,研习一地文化
学会一门艺术
      秋阳杲杲,天朗气清。10月29日,师大锦园小学六年级全体学生列队在操场,带着尹校长的殷殷嘱托,开启了一场别具意义的研学之旅。



      十月的暖阳,为白鹿原镀上一层秋的光彩。深秋原上风景辽阔迷人,伴随着阵阵微风,孩子们穿越时空隧道……



 
01
      追忆忠实岁月,启蒙创作之梦
      这里有白灵和兆鹏的革命理想,有朱先生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有着太多有趣的灵魂。在参观陈忠实老宅的过程中,孩子们不由感叹:“茅盾文学奖《白鹿原》居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是的,就在这样只有几平米的小房子里,先生历经四年的艰苦写作,为近50万字的《白鹿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切身贴近当年习作场景和聆听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白鹿原》的文化内涵,感受到陈老当年习作之艰难和关中黄土塬几十年的历史变迁,文学创作之梦也得以激发。






02
      奇幻之旅,重温灿烂文明
      在西北最大的关中巨幕影院,孩子们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3D特效电影《大关中奇幻之旅》。这部电影以关中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史实典故为素材,从半坡文化到西周青铜辉煌,从秦朝皇陵森严到大唐盛世繁华,剧情寓教于乐。
      跟随小主人公的脚步,孩子们穿越古今,追溯华夏文明起源,探寻秦陵神秘,追忆大唐盛世,回顾历史,尽览八百里秦川孕育的中华文明。





03
      观看实景演艺,体会关中精神
      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以爱国主义红色教育为主题的实景剧《二虎守长安》,再现了10万镇嵩军围攻西安城,杨虎城、李虎臣带领军队和百姓誓死守卫的故事。演员们个个尽心表演,即使是一些小配角都丝毫不吝啬他们的演技,用声效、特技、视效为观众呈现出一场气势磅礴的实景剧。
      在浸入式场景内,孩子们身临其境,增强了对真实历史事件了解的同时,也树立了爱国主义情怀及民族荣誉感,同时更加懂得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04
      村落参访,探寻文明
      泱泱渭水,悠悠村落,陈忠实笔下的白鹿村里荡气回肠的关中往事历历在目。关中风貌的一砖一瓦,将关中人民的生活形态和民俗民风表现的细腻悠长。
      高大的城门,飞檐翘角的房屋,穿过青砖灰瓦的滋水县,走进“仁义”白鹿村。这里村巷规正,屋舍排排。听着在白鹿村上演的每一个故事,看白家鹿两家的兴衰更替,恍若已穿越时空,回到百年以前的关中农村。孩子们通过体验古原,了解古事,在研学的过程中感受地域特色文化,树立了民族自豪感。
 

 

05
      超感体验,视听盛宴
      白鹿原电影特效科技馆分为三个展馆:特效体验馆、声音体验馆和全息体验馆。
      在体验馆里,我校学生有幸参与拍摄,过了一把“戏”瘾。他们和专业演员一起穿越到奇幻的西游记世界中,演绎了《三打白骨精》经典片段。演员在绿幕前表演,工作人员将演员的表演与虚拟的视觉特效结合,让观众沉浸在梦境世界里。孩子们不由赞叹:“这真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06
      诵读礼法乡约,传承百年家风家教
      所谓乡约,就是一个非常神圣的族人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白鹿原》肃穆的祠堂内,就时常传出“乡约”朗朗的诵读声。白嘉轩族长和他的“乡约”,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于内生的权威而熠熠生辉。有了乡约的约束,白鹿原被称为“仁义之村”。
      古今一线牵,当白鹿原再次响起《乡约》诵读声,关中文化穿越百年依然令人动容。孩子们在等比例还原的白鹿村祠里堂诵读《乡约》,犹如被包裹在一幅关中乡风民俗画卷里,了解关中文化、发扬道德传承。

 



      今天,对于师大锦园小学六年级的11位同学来说,会是一个难以忘怀的纪念日。因为在这次非凡的研学旅行中,他们迎来了自己的生日。“Happy birthday to you...”爱与祝福散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研学旅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索中求真知,是一种更广阔的课堂。”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收获了青春年华的美好记忆,更领略到了华夏文明深远厚重的文化底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所有 锦园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信息 陕ICP备09009522号-3
地址:
电话:
传真:86-029-86172261
E-mail:sdjyg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