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锦园小学 > 教研活动 >

遇见劳动之美 点亮成长底色 ——锦园小学劳动实践系列活动之“冬至邀约——包饺子”实践课

作者:刘逸雯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12-22 08:20 阅读次数: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伴着瑞雪的降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气——冬至如约而来,从此,昼短夜长,人间团圆。

       在这样特别的节气里,为了落实“双减”,贯彻“新课标”下的劳动教育,提高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增强他们对劳动的热爱,把劳动教育特色落到实处,2023年12月19日,西安未央锦园小学五年级六班的同学在劳动教师刘浩然的带领下开展了“冬至寒意浓    陪伴过暖冬”为主题的包饺子实践活动。


       锦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马学梅,副校长贾建卉、孟黎,工会主席、劳动教育中心主任王哲、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杨海亮、劳动组全体教师以及班级家长代表、教师代表、餐厅工作人员也参与其中。本次活动在齐晨钰老师的主持下开始。



       “饺子”是中国传统面食,本名“娇耳”,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饺子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相传东汉时期,天气寒冷,许多穷苦百姓因为耳朵冻伤而痛苦不堪。张仲景见此状便想出用面皮将羊肉和祛寒药材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煮熟分给穷人们吃,人们吃后顿觉全身温暖,很多人耳朵的冻伤得到治愈。这也是“冬至不吃饺子就要冻掉耳朵”这句话的来历。现如今,饺子有了更多的含义。例如“更岁交子”,“交”和“饺”同音,寓意团圆。各种趣味盎然的寓意,让饺子成了一种表达美好愿望、温暖亲情的美食,同时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

       孩子们在听完刘浩然老师对于饺子的介绍后就迫不及待地挥舞着手中的擀面杖准备制作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面团,有经典面粉白、有翡翠般的菠菜绿、有明艳的南瓜黄,还有鲜艳的火龙果红……五颜六色的面团代表着孩子们对学习中华传统美食的热情。“一只手旋转着面皮,一只手转动擀面杖……”经过后厨团队的专业指导以及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一张张五颜六色的饺子皮就诞生啦 !
















       接下来,就到了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包饺子!同学们一边包一边交流着,有的同学将绿色的饺子皮包成芭蕉的形状、有的同学将黄色饺子皮包成金元宝的样子、有的同学被自己的饺子“露了馅儿”逗得合不拢嘴......每一位同学都沉浸在包饺子的愉悦中,经过大家的通力协作,一盘盘饺子“整装待发”啦!一个个饺子在餐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顺序地跳入锅中,变成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酸汤饺子”。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同学们满脸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活动最后,经过老师、家长以及同学们的推选、鉴赏,选出了此次活动的三个奖项,分别是“最美饺子奖”“包饺子能手奖”“最佳团队奖”。所有同学都满载而归!





















       一个个饺子,既包罗着历史,又诉说着深情。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激发了每位同学对中华传统美食的向往与热爱。同学们在动手包饺子的过程中,学习到技能,享受到快乐,又感知了中华传统美食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文化自信。我校将继续发挥西安市劳动教育实验学校的优势,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课堂品质,积极拓展育人模式,全力打造品质教育。

       冬至不觉寒,只因时光暖,愿每个人都能浅喜暖望,岁岁无忧!
 
撰稿:刘逸雯
校对:程胜男
审核:王哲
(责任编辑:小学教学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锦园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信息 陕ICP备09009522号-3
地址:
电话:
传真:86-029-86172261
E-mail:sdjyg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