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锦园小学 > 教研活动 >

开启数学教育新视野 探索多元融合新路径 ——西安未央锦园小学数学教师参加第27届华应龙小学数学“国数课”专场教学观摩研讨会

作者:任娜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4-11-29 11:42 阅读次数:

       2024 年11月23日至24日,第27届华应龙小学数学“国数课”专场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报告厅召开。来自全国500余一线教研员、骨干教师欢聚一堂,现场学术氛围热烈而浓厚。西安未央锦园小学任娜、王倩、张蕊、杨雪四位老师前往西安高新第一小学进行学习。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和他的团队基于新课标新要求以及对教育教学理解,创新性的提出了“国数课”这一理念,用数学讲中国故事,用中国故事讲数学,将学科教育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文化紧密融合,为数学课图上爱国的底色。本次研讨会,华应龙及其团队通过示范课及讲座的方式呈现了“国数课”的缘起及实践研究成果,为一线教师学科教学及学科育人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和有效的探索路径。
       11月23日上午,易通老师的《走进邓稼先》和闫彩燕老师的《邓稼先教我们学数学》,不仅教会了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还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邓稼先知难而进勇登攀登高峰的崇高精神,把邓稼先对祖国的贡献以及崇高的敬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午,华应龙老师通过《半条被子的故事》红军长征故事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整节语言幽默风趣,华老师的化错教育让学生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一首红军歌曲进一步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华老师做了专题讲座《从“半条被子”创作的“国数课”谈起》,从讲座中深切感受到“国数课”应是中国教师教数学的教学特色,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等融入数学教学中,使数学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场所,更是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培养的阵地,实现知识传授、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培养的有机统一。

       11月24日上午,严亚雄老师带来的《数说长江》从跨学科融合角度将数学知识与长江的相关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地理事物的量化特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李培芳老师同样带来了《数说长征》一课,李老师紧密围绕“长征”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展开,以“数”为切入点,通过数据这种直观的方式来展现长征历程,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午,裴崇武老师授课《数说港珠澳大桥》,以“数说”为独特视角,深入剖析这座世纪工程背后的奥秘与价值,让学生不仅掌握与大桥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工程数据,更能深刻体会到我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与强大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与国家发展的浓厚兴趣与自豪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跨学科思维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孙敬彬老师带来的《数说长城》则以数据为切入点,让学生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长城的雄伟壮丽、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背后蕴含的古代工程智慧,使学生深刻感受长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本次名师之路“国数课”的学习之旅中,老师们领略了创新教学理念与数学智慧以及学科思政的深度交融。以落实新课标、深耕新课堂、走进新教材为主题的“名师之路”系列教学活动,成功地将全国知名专家及名师的最新教研成果,展示给一线教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其引领下,老师们将把所学化为实践的动力,在数学教学的广袤天地里精耕细作,为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书写教育奋进之路上的璀璨华章。
 
撰稿:任娜
校对:常青
审核:贾建卉
(责任编辑:小学教学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锦园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信息 陕ICP备09009522号-3
地址:
电话:
传真:86-029-86172261
E-mail:sdjyx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