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学校地图
首页
|
学校概况
|
师资力量
|
校园动态
|
德育少队
|
教研活动
|
家校互动
|
后勤管理
|
校长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锦园小学
>
教研活动
>
AI魔法画笔 绘制“新”课堂 ——西安未央锦园小学“六课工程”之“教学评优”活动(五)
作者:吴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03-24 15:05 阅读次数: 次
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营造充满科技感与创造力的“新”型美术课堂,为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5年3月12日,西安未央锦园小学开展了以“AI赋能教学 构建智慧课堂”为主题的2024—2025学年度“六课工程”之“美术学科评优课”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未央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员马颖老师担任评课专家,煜星春藤小学美术教师代表、上课班级的家长代表亲临活动现场,共同参与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一同见证孩子们在艺术课堂上的成长与收获。
课堂亮点:AI技术与美术教学的完美融合
课堂上,三位授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AI技术,营造出充满趣味和活力的教学场景,学生们通过豆包、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尝试“人机对话”“文生图”的智能操作方式,帮助学生突破了传统绘画的限制,激发了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实现了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赵昉老师带领五年级七班同学共同学习《我的书包AI》一课。赵老师用科技的力量打开了学生们艺术创作的新世界。DeepSeek和豆包两款AI工具不仅成为了学生们的“智能画笔”,更成为了他们探索未来的桥梁。科技与艺术的碰撞,让美育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高扬老师带领着三年级四班的学生走进“大嘴怪”的世界。课堂上利用AI模拟真实情景,将鲨鱼、恐龙等猛兽的AR虚拟影像带入美术课堂。“大嘴怪”爬上孩子们的课桌,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展开联想,在人工智能营造的学习空间里创作自己心中的“大嘴怪”。
西安经开第五小学美术教师张雁妮在《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课程中,创新运用AI技术赋能艺术课堂。通过构建沉浸式教学场景,教师精心打造的AI虚拟导游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带领五年级一班全体学生深度探索中华民族传统纹样的艺术宝库,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评课议课
:
学习借鉴,深度教研
课后,授课教师围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老师们都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的合理使用,给予学生更优质的美术课堂。
来自煜星春藤小学的美术教师,对本次活动及教师的授课方式、课堂组织以及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分享了她们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
专家点评:肯定创新,展望未来
在专家点评环节,未央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员马颖老师对教师们在课堂上展现出的创新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AI技术的引入为美术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可能性。马老师指出,AI赋能的美术课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马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认为在AI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AI创作背后的艺术理念和情感表达,避免学生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了艺术的本质。此外,还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的AI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推动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总结提升
:以“六课工程”为依托,推动教育升级
在活动最后,教学副校长贾建卉进行了总结发言。贾校长对三位教师在本次评优课中的精彩表现给予了高度赞誉,认为她们的课堂充分展现了AI技术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的魅力,为学校美术学科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她强调并鼓励老师们,AI技术是推动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美术教师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融合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未来
西安未央锦园小学“六课工程”AI赋能美术学科评优课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为学校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未来,西安未央锦园小学将继续探索教育创新之路,以AI技术为引擎,推动美术教育及其他学科的全面发展。
撰稿:吴玥
校对:程胜男
审核:贾建卉
(责任编辑:小学教学管理中心)
<收藏>
|
<关闭窗口>
|
<打印>
版权所有 锦园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信息
陕ICP备09009522号-3
地址:
电话:
传真:86-029-86172261
E-mail:sdjyx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