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准服务,引领新高考下高中课堂教学变革和学习方式变革,促进名师、专家对高考探索研究成果的共享交流,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联合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会组织了高考相关9个学科的专家,通过“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在线开展“高考研究与课堂教学变革”系列原创研究成果的专题报告。
11月23日至26日,化学学科的专题报告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进行,参加此次会议有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校长樊锁强、常务副校长张庆华、副校长康艳丽,未央区化学教研员郑晓华老师及未央区各学校化学学科教师。
11月23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李磊副校长、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郁伟生主任、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解惠明院长通过“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分别致辞,陕师大锦园中学常务副校长张庆华代表锦园中学作为化学学科报告会的承办学校致以欢迎。
第一场做报告的是西安中学秦才玉老师,他的报告主题是:“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的高考化学复习策略的研究”。秦老师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重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去学习、去思考、去成长。
11月24日,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董丽英老师做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三化学备考建议及案例分析”的报告。董老师针对高三化学的复习备考,强调了三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并希望老师们要重视复习课的实验教学,要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给予学生基于情境的主题教学。
11月25日,宝鸡金台高级中学闫剑兵老师做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学科解读”报告。闫老师详尽地介绍了新高考评价体系,并就化学学科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命题,从理念框架、情境策略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案例生动,导向明确。
11月26日,西安中学马云云老师做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全国二卷高考试题案例分析”的报告。马老师从命题情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对近年来的全国卷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提供给老师们许多可操作的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