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特色栏目 > 春之游专题 > 第十六届演讲赛 >

在“疫”起,在一起

作者:行政组选手 赵 瑾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7-02 17:14 阅读次数:

 
行政组选手  赵   瑾

  孤灯千座待破晓,华夏一心动乾坤。武汉肺炎恣虐于神州大地,人心惶惶;炎黄子孙同舟共济,高歌一曲无畏的家国无疆。英雄赴鄂战疫情,守望相助舍生死。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国人彰显了千里驰援、不辱使命,舍生忘死、救死扶伤,顽强拼搏、命运同窗的英雄气概。在这场防控疫情阻击战中,有无数人默默奋斗,负重前行。陌上花开,英雄已归,我们致敬英雄,致敬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我们也许无法成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但我们能竭尽所能,做到自己的最好!
  我眼中的抗疫群谱,不单是一个个人民个体,还有他们身上焕发出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英魂和民族脊梁,正是有了这站起来的十四万万中国同胞,我们面对再大的困难,再艰巨的挑战都会迎难而上,因为,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屈的民族。世上本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玄武路畔,望锦园深情
  2020年的寒假,我们的开学比往常来得更晚一些,看似一如往常的顺利开学,殊不知背后有多少人默默为之在做准备:抗疫期间的绰绰身影,不因朝晖夕落而忘情,从湖泊到海洋,人们对信仰的追逐,不因远离陆地而停歇。大明宫旁照碧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林间青草的一声声问好,衬托出保洁师傅们对呵护绿色的任劳任怨;空气中消毒水产生的安全感是对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保安们最大的褒奖;飘香的饭菜激发着味蕾的踏实落地,锃亮的餐具昭示着师傅们为明厨亮灶保驾护航的决心;他们都是一些平凡的人,但他们留下的却是极不平凡的身影,“思源水车”的声音如鸣佩环,“赏诗苑”里的风生笑谈,蔼蔼雄心!
  青春由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未央钟鸣,深情厚笃;身边事物,前行力量,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整理台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班级、日期、温度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每日监测台账、日返回台账、返回西安台账、湖北籍学生的日报告台账,现在的一帧帧的图片看起来枯燥且简单,但忙于当下的我们却是紧盯数字,核对数遍,班主任的每日跟进,不能有一个数字的疏忽,上报教育局的日报表,不能有一点误差,看着电脑屏幕的我,有种错乱感,为什么当一个文科生还要和这么多数字打交道?多少次想喊很累很累,但是一想到还有很多人在为这场战疫艰辛付出,便又告诉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便是对这场攻坚战最有意义的贡献。
  “小格子北欧风”的防护服任务来得很突然,但四台测温机前工作人员的神情和从玄武路站到天井院子的所有值班人员的身影,逐渐打消了防护服里的闷热和不透气。他们有的一大早从南郊赶来,有的把孩子送回老家,有的照顾不了病重的家人,却都执着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没人请假、没人埋怨。依稀记得高三刚开学不久,天气骤变,为了不让孩子们感冒,有人半夜12点冒雨驱车前往西京医院买来了板蓝根,后勤师傅们那一碗碗滚烫的红糖姜汤浸润的不仅是冰凉的双手,还有班主任们为娃操碎的心……大家都做着的这一件件最平凡的小事,或许才是学校能赴这场开学之约的个中缘由,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就是这场抗疫精神,就是我们的锦园精神,也是我们的“和”文化精神。或许势单力薄,或许踽踽独行,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不平凡的身影为榜样,发扬抗疫精神,向榜样学习。不沉溺虚空,将脚步迈得铿锵;不负粲焕骄阳,不负韶华岁月!再筑一幕幕锦园美好梦想!和更多的你一起,闻一闻“楼顶花园”的缕缕花香;读一读“书香阁”内的经典篇章。
  就像《人生一串》文案里的那句一样:“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黑么?”“因为我不想白活这一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不必等候炬火,也可以在黑暗里闪亮”!在“疫”起,无惧不畏,在一起,走在追梦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