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正在审核中)
小学选手 王 迪
小学选手 王 迪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春节本应有的温馨与祥和,全国上下、大街小巷仿佛都按下了暂停键。新闻中每天播放着不断增长的感染者、罹难者数字,一次又一次撕扯我们的心扉;但是,一个个平凡中国人无私的付出,也一次又一次温暖着我们的心房,湿润了我们的眼眶。全国各地的人民子弟兵和医护人员主动请战,成为“最美逆行者”奔赴疫区……他们虽知危险,但仍义无反顾。他们没有钢铁之躯,但将一身白衣作铠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不是天生勇敢,只是选择无畏。他们是每个城市角落里温暖的存在,是一千一百万平凡的你我他,是浩浩江流奔走不息的日月星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每个人都不应是家国天下的旁观者。受疫情影响,我们教育行业,也迎来了巨大挑战。那段时间,我最想念的,就是我的孩子们。我在日记本的扉页写下这样一段话:亲爱的孩子们,最近你们还好吗?今年的春天比较特殊,本是春光无限好的时节,很遗憾,我们不能如约相见,王老师真的很想念你们!
国难当头之时,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做些什么,我能为在家学习的孩子做些什么?突然想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是啊,此时此刻,我们教师最应该做的,不正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阅历,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吗?逆境中的成长,正是特殊时期我们能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最好的教育都来自于孩子的生活体验,所有的危机,都是教育的契机。
当我从家长处得知,有些孩子不适应在家中学习,心理出现了波动,状态不佳时,我与孩子们分享抗疫故事,让他们懂得生命的珍贵,也让他们看到了中国力量;我跟他们“隔空聊天”,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学校的爱与关怀,也鼓励他们积极乐观起来;一条条消息,一个个电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联系起了我们师生的心。
除此之外,我还与他们分享了牛顿的故事:1665年,英国鼠疫肆虐,在那场瘟疫中八万人丧命。所有大学放假了,而且一放就是两年。23岁的牛顿离开剑桥大学,回到自己的家乡躲避瘟疫。在这段时间里,牛顿开始了数学、力学、光学上的一系列伟大发现,他获得了解决微积分问题的一般方法,观察到太阳光的光谱分解,并提出了力学上的重要定律。这场瘟疫中,许多人沉浸在恐慌中无法自拔,而它却成为牛顿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也书写了科学史上的伟大传奇。
类似的一段时间,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心中有榜样,也能像牛顿一样有所成长和收获,平稳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记得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安康市平利县一所小学五年级的课堂时,也曾深情寄语:“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曾是毛主席在1917年发表的言论。岁月在沉淀,时代在变迁,但这句至理名言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百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时再次强调,这谆谆教诲深情寄托了他对广大青少年的厚望。“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俨然成为教育界的最强音。
线上教学期间,当看到电脑那边的孩子,因缺乏锻炼,变成了“小胖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健康的身体,是孩子们成长的必修课!抗疫这场战争,本身就是健康与疾病,生与死的战争。所以,我抓住了这个契机,为孩子和家长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鼓励孩子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达到强身健体、顽强意志的目的。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强大中国,需要的不是高分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人。青少年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毅力,不仅关乎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关乎一个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多么幸运,作为锦园大家庭的一份子,我深知自己肩头责任重大,不仅承载着家长们的期望,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手中有方法,心中有孩子,眼里更要有光芒。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培育青少年强健的体魄,磨砺他们的意志,用“少年梦”托起“中国梦”则是国之大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无怨无悔地坚持自己的选择。我愿用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在“疫情”这节大课中,学会成长,也愿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