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媒体中心 > 新闻中心 >

我校开展跨区域教学研讨暨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作者:sys_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8-05-23 18:40 阅读次数:

    为了增进跨区域大学区之间教师的教学交流,拓宽大学区教师学习研讨的渠道,发挥陕师大锦园小学大学区尹苗、梁斌、马学梅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实现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校际间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搭建城乡教师间相互交流的平台,2018年5月22日上午,陕师大锦园小学大学区与蓝田普化大学区特举办跨区域教学研讨暨尹苗、梁斌、马学梅名师工作室送教交流活动。
     陕师大锦园小学大学区学区长尹苗、副学区长张恒生、施丽萍、王玲、梁斌及蓝田普化大学区王光辉校长等领导和两个大学区的40余位教师参与了活动。此次活动由我校教务主任、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马学梅主持。
     活动伊始,蓝田普化中心校校本部王光辉校长致欢迎辞,他希望两地教师能够加强交流与学习,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紧接着,我校尹苗、梁斌、马学梅名师工作室成员童婉怡、张驰轩老师们分别为参会老师展示了两节研讨课。
     童婉怡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北师大版数学《有趣的推理》一课。童老师开课前对学生提出了相应的上课要求——“敢说、敢做、敢问、敢错”,这样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大胆地思考、发言。课堂上,童老师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使数学与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敢于放手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实践了生本课堂的理念。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究,学习成果颇丰!




     张驰轩老师执教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和时间赛跑》一课。经过前期对课时目标、学情的了解和把握,张老师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在整堂课中紧紧抓住散文的“神”来设计自己的授课环节。张老师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只是字词句段的学习,也需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让学生从读语文到爱语文,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着这样的原则,张老师特别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男生读、女生读、男女配合读、师生配合读、教师引读。通过多样化的朗读、抓关键句,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领会了文章的表达方式,懂得了时间的宝贵。




     授课结束后,两位老师进行了说课和课后反思。参与研讨的老师们也主动参与了观课、议课活动,他们都表示从两位老师的课堂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的幽默话语和课堂应对能力都大为赞赏,同时也立足于课堂的改进,对两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中肯建议,评课气氛异常活跃。
     研讨活动的高潮部分就是我校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尹苗校长、陕西省特级教师梁斌副校长的精彩点评环节。尹校长首先对童老师的这节数学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认为童老师整节课言谈举止恰到好处、活动设计构思巧妙、关注学生认知基础、从表征到内涵、从探究到分享,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并肯定了其他评课老师们给出的中肯建议,希望童老师能够和大家一同深入研究,打造更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尹校长还对在场所有老师提出了在备课中要注意“两个深度”,即,深度解读文本,深度关注学生,并展开来阐述,这更像是一个微讲座,带给现场老师们深深的启发。
     梁斌副校长用“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四句诗情画意的句子来评价张老师所上的语文课,并表达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同时,他也勉励张老师以及在坐的各位老师们要时刻关注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短短半天的活动,对两个大学区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却意义深远。大家不仅从两节研讨课中汲取了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更通过活动增进了了解,提高了认识。相信大家今后定会一如既往地本着一颗专心为教育的心,专心做教育,耐心育人才。
(责任编辑:小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