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媒体中心 > 新闻中心 >

教海泛舟,研以致远——锦园中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纪实

作者:网络宣传中心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11-07 10:04 阅读次数:

  2023年10月13日上午,锦园中学语文组全体成员召开了教研例会,会上,孙娟老师为我们带来“《朝花夕拾》阅读分享实践策略”的研讨专题。
  初中语文书里选了多篇鲁迅的文章,这些篇目大都选自《朝花夕拾》,这本书也是新课标要求的必读书目。《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为了更好地帮助七年级学生阅读理解,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孙娟老师在教研会上分享了自己在引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做法。
  孙娟老师以阅读分享的方式调动孩子们真实参与到阅读中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采用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分享阅读感受,如:问题式环绕、体会情感起伏、人物分析、共情式畅谈感受、抢答对对碰、针砭时弊大讨论等。让更多孩子参与到阅读之中,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孙娟老师的大胆创新和勇于尝试,为我们全体语文老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在实践中以此借鉴,让阅读不再枯燥,让学生不再害怕阅读鲁迅的作品。
 

  2023年10月27日上午,在我校语文组教研例会上,九年级语文教师党梦云以九上第一单元现代诗歌为例,分享了关于部编版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党老师从单元设计理念、单元情境创设、单元目标、教学过程及实践反思几个方面做了精彩分享。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党老师以开学初我校锦帆文学社评选“诗词小达人”为契机与主线,以欣赏、朗诵、创作三个任务为核心,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品诗意、悟诗情、唤诗心三个活动,驱动学生主动阅读,引导学生养成学习诗歌的良好习惯并形成相关能力。
  在教学实践反思中,党老师指出:诗歌教学要注重引导品读,培养学生自主欣赏现代诗歌的能力;注重朗诵活动,提高学生诵读品悟现代诗歌的能力;注重读写结合,提高学生领悟并创作现代诗歌的能力;注重拓展扩充,提高学生现代诗歌的阅读迁移能力。本次交流为老师们今后进行“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带来了许多启发与思考。
 
  2023年11月3日上午,语文教研组例会上,八年级组田甜老师立足新课标,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在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指导实践中的经验。田老师从时代背景入手,强调了《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的现实意义,强调这本书是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随后,田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速读把握整本书。可以从书中配套的插图中,选取最感兴趣的一幅图片,开启红色阅读之旅,点燃学生读书兴趣之后,再进行浏览跳读全书,把握重点。红色经典需要学生们精读细看,感悟人物精神,引导孩子们主动去了解时代背景、人物经历,让历史人物在脑海中鲜活立体起来。
  最后,田老师特别强调,阅读名著也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我们可以从绘制思维导图、制作阅读卡片、深入思考探究、探寻红色专题这四个角度来切入,培养孩子们的梳理、归纳、概括的能力;也通过阅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明确自己未来奋斗的方向。
 
  教无涯,研无尽。每一次教研都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几位语文教师的分享,或基于新课标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操,或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回顾与总结,都体现了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将以此为契机,将教研活动的收获与感悟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学赋能。
 
撰稿:中学语文组
校对:卫岩
审核:康艳丽
(责任编辑: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