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半,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学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学校“名校+”教育联合体校长樊锁强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樊校长代表教育联合体对指导、支持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对所有观看本次直播的教育同仁、各位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打造“三个课堂”方面的一些实际做法。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为西安市充分落实“双减”政策,助力“西安好课堂”贡献学校力量,能为推动“西安市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成功经验,从而促进我市中小学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学校校长 樊锁强
紧接着,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副局长高小峰发表讲话。高局长代表未央区教育局对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学校“名校+”顺利召开本次活动表示祝贺,对兄弟区县各位的专家、老师们对未央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希望未央教育人用实际行动全力推动“双减”工作,狠抓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努力把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作业方式、完善评价机制、丰富活动内容作为落实“双减”工作的主渠道,力争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上再上新台阶,以达到减负和增质的目的,让“双减”工作真正落地。
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副局长 高小峰
孔钰雯老师执教 “A Seed Grows” 一课
“真是一堂别具一格的英语课,能用学科融合的理念设计教学,体现了孔老师对于英语教学的深入研究”。在课后的点评中,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白文华老师这样说道。
白文华老师点评
我校英语教师邵将为大家带来的是将中国传统古诗《元日》与英语学科相结合的“The Lunar New Year’s Day”一课。课上,邵老师带领六年级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在英语课堂上学习、吟诵英译古诗The Lunar New Year’s Day,并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古诗中的中国古代春节习俗,起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邵将老师执教“The Lunar New Year’s Day”一课
“邵将老师选择古诗《元日》来教授,是个大胆尝试。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了锦园小学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耕耘,也看到了年轻英语教师的努力。我们的老师在努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渴望告诉世界,中国有多美。”陕西省第七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杨小丽老师对这一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家在陕西—由土而生》是我校“和美课程”体系中“家在陕西”主题教学下的泥塑社团活动课程。由我校美术教师、泥塑社团指导教师吴玥和社团学生共同呈现。在了解秦兵马俑、汉陶俑的人形造型基础上,感受其文化和艺术特点的过程中,通过互助合作,学生学会了用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法,塑造生动、稳固的泥塑人物——“陕西人”,感受“泥土”印证的时代变迁,树立为“新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做贡献的情感态度。
碑林区美术学科兼职教研员王春玲老师在点评中,高度赞誉了这节社团课集中体现了我校在开展“第二课堂”、丰富课堂形式、以文化育人的方法和态度。
王春玲老师点评
《家在陕西—版画遇上青铜器》是我校“第二课堂”特色版画社团——“家在陕西”系列课程中以青铜器为主题的学习内容。社团指导教师王涛从观看纪录片《认识家乡陕西出土的青铜国宝重器》导入,在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什么是青铜器以及青铜器的基本种类后,带领学生深入分析青铜器的造型、纹饰之美,复习制版方法步骤,然后指导学生实践练习,最后进行作品展示评价。
王涛老师执教《家在陕西-版画遇上青铜器》一课
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马颖老师点评时认为:这节课知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是一节成功的美术社团活动课。
马颖老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