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锦园小学 > 教研活动 >

品读教育书籍 分享名师智慧 ——西安未央锦园小学数学组四月份大教研活动

作者:寇浩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04-28 08:54 阅读次数:

       2024年4月26日上午,西安未央锦园小学数学组召开了以“品读教育书籍 分享名师智慧”为主题的四月份大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数学组组长代娜主持,数学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首先,由参加“第26届‘名师之路’——新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革新观摩研讨会”的老师们进行学习分享。
       代文祎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何月丰老师所讲授的《口算乘法》一课,本节课立足大单元视角,探究运算的本质和一致性。她还将马俊华老师在现场为大家解读的新课标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借用马老师提出的国家对我们的要求:“夯实基础,注重对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大家共勉。

       耿依诺老师分享了罗鸣亮老师《三位数乘一位数》一课,课堂教学中,罗老师送给现场老师们一句话:“算法只是知识,选择才是智慧”。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而是要多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其中的算理,只有讲清楚并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我们才能推导出不断变化的计算形式,忠于其根源,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时也要培养和保护孩子们选择的智慧!

       王蜜老师结合鲍建生教授的讲座——《小学生量感的行为表现与教学》,为大家分享了:“量感在各个学段的安排、小学阶段量感的主要安排以及为什么要培养学生量感?”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寇浩浩老师聆听了顾志能老师的《让轴对称彰显“运动”本色》和贲友林老师的《学为中心数学课堂:多声对话的世界》两场讲座,为大家分享了轴对称的运动本质,并介绍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渗透,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熟练掌握图形的运动。同时还强调了创建“多声课堂”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发声,展示自己的想法,想法多了,我们课堂的多样化也就实现了。

       李攀攀老师分享了朱德江老师的讲座《聚焦大概念教学单元整体设计与教学》。朱老师提到要改变“零散学习,点状思维”的学习现状,教师应从单元分析规划、单元目标设计、单元评价设计、单元过程设计等进行设计,从而实现高质量学习。

       老师们在名师的引领下受益颇深,不仅将学习到的新思路、新理念,还将自己的感悟整理出来,与全体数学老师分享交流。
       分享结束后,组内老师王莉华、耿蓓和李姣三位老师结合本月学校读书节的主题,为大家分享了品读经典书目的感悟。
       王莉华老师分享的是低数组共读书目《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本书是加拿大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菲尔德博士所著,书中展示了16种心理类型,告诉父母如何高效养育孩子,同时也帮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识别儿童的心理类型。读懂孩子,看见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做自己,回应像一缕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世界,孩子在爱和被爱中,建立满满的安全感。

       耿蓓老师带来了《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一书,本书作者是资深教育记者雷玲,书中介绍了数学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所具有的教学特色,并列举了一些经典课例和教学片段以及教学感悟等,这些都能够给老师们很大的启发!

       李姣老师为大家分享了著名作家余华老师的《第七天》一书。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存在和人性的哲学巨著。作为数学教师,她从中汲取了许多关于生命和存在的启示,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本书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不同的感悟和启示,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活动最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常青作了总结发言。她鼓励老师们将学习、阅读到的知识进行内化,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并要求老师们,利用空余时间,坚持研读新课标,将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和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上好每一节常规课。
       “数”以积跬步,“学”以至千里。此次大教研活动,老师们深度参与,感受充实的教研魅力,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聚厚谋远,深耕细耘,我们教研不停,步履不歇。
 
 
撰稿:寇浩浩
校对:常青
审核:贾建卉
(责任编辑:小学教学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锦园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信息 陕ICP备09009522号-3
地址:
电话:
传真:86-029-86172261
E-mail:sdjyg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