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锦园小学 > 教研活动 >

探索融合新路径 共筑语文教育梦 ——西安锦园中学“名校+”教育共同体、锦园小学片区教研共同体语文组三月份大教研活动

作者:曹馨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04-02 10:02 阅读次数:

       2025年3月27日,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我校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以“智能・融合・生长 ——AI赋能语文课堂”为主题的语文组3月大教研活动,共同探寻语文教学的创新之路。本次活动由组长张平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张老师组织各年级老师针对刚刚结束的6节“评优课”进行了评课研讨。四年级语文组的张静老师率先对冯红妮老师《田忌赛马》一课进行了细致入微地点评。张静老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到课堂氛围的营造等多个维度,对冯红妮《田忌赛马》一课进行了深入剖析,既肯定了冯老师课堂中的闪光点,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王欢老师也认同冯老师的课堂理念。冯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的独特的感悟与体会,使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接下来五年级语文组的杨扬、刘小珞老师也对冯红妮老师的课发表了独到见解。杨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就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为大家带来了新的思考。


       随后,六年级语文组的申小红老师对雷君丽老师的《匆匆》一课进行了点评。申老师从教材的解读、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等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评价,引发了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海红娟称赞雷老师能通过课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让学生体会优美句子上狠下功夫。


       一年级语文组的高于凡老师和王姝人老师对爨玲玲师《静夜思》一课进行了评析。高老师关注到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展开点评,为低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王老师以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用AI智能为方向肯定了爨老师的课堂融合,也建议语文课堂可以从深化情感共鸣、加强思维拓展、优化细节技术三个方面让AI教学如同一颗数字种子,使传统古诗教学萌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年级语文组方菲老师、薛经典老师就同组史艾燑老师执教的《中华美食》一课进行点评。史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通过介绍种菜图,让同学们认识生字,了解中华美食,爱上中国饮食文化,激发学习热情。


       最后由三年级语文组李鸽老师和王念宜老师,点评同组吕红娟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一课。文言文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吕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概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以后的古文学习指明方向。


       评课研讨环节结束后,语文教研组组长张平带领大家进入了“语文 + AI”的探索交流阶段。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语文 + AI”的融合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针对低年级学生,大家一致认为应将重点放在激发兴趣与培养习惯上。可以借助游戏化、情境化的方式,利用AI动画、语音奖励等手段,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老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运用新技术的经验与困惑,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拓宽教学思路。



       活动的最后,贾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贾校长充分肯定了语文组教师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她鼓励老师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研究新技术与教育资源的融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语文教育。

       此次教研活动,如一场及时春雨,滋润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田。它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激发了大家在新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之路上不断探索的热情。相信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语文教学必将迎来更加绚烂的春天。
撰稿:曹馨悦
校对:李  冰
审核:贾建卉
(责任编辑:小学教学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锦园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信息 陕ICP备09009522号-3
地址:
电话:
传真:86-029-86172261
E-mail:sdjyx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