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锦园小学 > 教研活动 >

春深芳草绿 名师引路长 ——西安未央锦园小学数学教师参加“名师之路”第29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作者:杨铠羽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10-29 16:24 阅读次数:

       为探索数智赋能新举措,打造数学课堂新样态,进一步提升我校数学教师专业素养,10月24日至26日,西安未央锦园小学的数学教师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名师之路”第29届“探索数智时代真实情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新样态”教学观摩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聚焦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锚点,探索数智时代与新课标双轮驱动下的课堂新样态,通过课例展示和专题讲座的形式,使数学思维在真实情境落地,让核心素养在课堂实践中生长。
       10月24日上午,吴正宪老师主讲了《正比例和反比例》课程,彻底颠覆了传统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整理数据、分析列表,主动发现“商不变”和“积不变”的规律。张宏伟老师授课二年级数学《重新定义不等变等》,其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和创造力。张老师秉持“敢想敢说”的教育理念,即“敢于天马行空地思考,才能产生奇思妙想;敢于畅所欲言地表达,才能练就能言善辩;敢于大胆尝试,才能取得成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轻松且充满赋能感的学习环境。
 

       下午,牛献礼老师的《确定位置》一课,巧妙地以“寻宝”游戏作为切入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数对知识变得生动具象。在教学过程中,牛老师并未直接灌输“列与行”的定义,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规律,使他们主动发现规则,深刻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合理性与简洁性。

       刘松老师的《生活中的负数》一课,其亮点在于充满感染力的课堂氛围,让负数概念变得温暖可感。课堂上,刘老师热情洋溢地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赞美之词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洋溢着正向反馈,形成了“学生不愿下课”的积极学习状态,完美诠释了高效课堂的真谛。
 
       10月25日上午,徐斌老师呈现了一堂三年级的《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示范课,通过在线段图中的巧妙运用,展示了其独到的教学智慧。徐老师作了题为《数智赋能背景下无痕教育实践策略》的讲座,为数学教学的创新与数智融合提供了新颖的思考路径。幽默风趣的叶鸿琳老师则以《从田忌赛马谈起》的创新课例,引领了数学教学的新方向。他巧妙地将静态故事中的简单对策模型迁移至生活动态对策模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策略意识,并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午,顾志能老师展示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示范课,以“暴露学情、辨析去伪、单位累加”为核心策略,巧妙设计问题链,有效破解了假分数的认知难点,充分展现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深度和互动温度。徐长青老师为六年级学生呈现了AI教学示范课《数与形》,紧扣学段知识要点,创新教学方式,借助AI设备将“数”与“形”有机链接,打造了一个高效且现代化的课堂环境。课后,徐老师的题为《核心素养的核心是思维素养》的专题讲座,明确了“以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向,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启示。
 

       10月26日上午,朱德江老师以生活场景切入,用“调制果汁”“照片缩放”实例引出《比的认识》,将抽象“比”转化为可感数学问题。学生在互动中理解比与除法、分数联系,朱老师为教师呈现“重体验、强思维”优质课例。专题讲座中,他围绕“比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策略”分享,结合示范课剖析“比”在小学数学知识网络定位,强调教学立足学生认知规律,注重知识迁移与关联。刘延革老师执教《分数的意义》从生活情境出发,任务一中提问每年吃一盒月饼的¼怎么分,学生在学习单上自主思考操作,画图表示出一盒月饼的¼,体会分数是“数”而非仅“分割图形”。整节课刘老师未强调“平均分”“单位1”,学生却掌握分数意义,是兼具趣味与思维深度的数学课。


       从数智工具的创新赋能,到四维素养的分层落地,本次研讨会既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实践解码,更是对数智时代课堂形态的前瞻探索。未来,我校数学教师将以名师为标杆,深研笃思、与时俱进,以数智为翼、以素养为核,深耕“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生长的“森林”、核心素养绽放的“花园”,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贡献新力量。 
 
 
撰稿人:杨铠羽
校  对:常  青
 
(责任编辑:小学教学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锦园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信息 陕ICP备09009522号-3
地址:
电话:
传真:86-029-86172261
E-mail:sdjyx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