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锦园小学 > 教研活动 >

教研联动探路径,实践创新绘新篇  ——西安锦园中学“名校+”教育共同体、西安未央锦园小学片区教研共同体语文教研组十月份大教研活动

作者:王娜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10-31 09:38 阅读次数:

       金秋十月研意浓,智教赋能共成长。10 月 23 日下午,西安锦园中学“名校+”教育共同体语文教研组、西安未央锦园小学片区教研共同体语文教研组、西安未央锦园小学语文大教研组三方联动,在西安未央锦园小学录播教室联合开展十月语文大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嵌入 AI—— 基于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设计实践”为核心主题,聚焦AI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为师生搭建智教新桥梁。


       活动由西安未央锦园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张平主持,特邀未央区枣园小学教研处主任王槐荣、语文教师李颖,及西安未央锦园小学语文学科负责人李冰共同参会。多方专业力量齐聚,为教研活动注入专业视角,营造了“聚焦问题、共探解法”的研讨氛围。
分组深研:探索AI与不同课文类型的融合路径
       为精准落地“AI嵌入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六个年级组语文教师结合本年级教学重点与学情特点,围绕“不同类型课文的AI应用场景”展开专题研讨,各年级组推选代表分享实践思路与典型案例:
       一年级组教研组长雷君丽以《小小的船》为例,提出 “AI 赋能儿歌教学”方案——通过生成个性化预习包、具象化课文抽象画面、推送分层作业,让儿歌课堂既生动又富有趣味性;同时也提出“硬件适配不足”的现实问题,引发全场对“AI 应用落地条件”的思考。

       二年级组教研组长高于凡结合《坐井观天》,分享AI在识字教学与寓意理解中的应用——借助AI生成多样化识字素材、模拟“青蛙与小鸟”的角色互动场景,让抽象的寓言道理变得直观可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三年级组语文教师米珍妮以《搭船的鸟》为载体,详解AI对写作教学的辅助作用——通过AI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场景、搭建写作框架、辅助作文批改,为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提供“个性化支架”,让AI成为写作教学的“得力助手”。

       四年级组语文教师吴佳怡围绕《蝙蝠和雷达》强调“AI 在科普文教学中的适度应用原则”——明确AI需聚焦“突破重难点”(如可视化蝙蝠探路原理),同时控制应用时长、不替代师生互动,确保科普学习既有趣味性又不失教学温度。

       五年级组语文教师王欢以《猎人海力布》为切入点,阐述AI在情境创设与情感共鸣中的实践——通过 AI 还原故事场景、模拟人物情感变化,破解“故事类课文情感理解难” 的问题,让课堂充满温情与感染力。​

       六年级组语文教师冯红妮针对《伯牙鼓琴》,提出“AI 助力文言文教学”的精准路径——利用AI开展朗读评价、补充传统文化背景资料,打破文言文学习的“枯燥感”,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理解课文内涵。

分享总结:凝聚共识,共赴智教新征程
       各年级组案例分享结束后,未央区枣园小学教研处主任王槐荣、语文教师李颖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本次教研的感悟与收获。二人表示,此次活动为他们提供了“AI + 语文”的可落地参考案例,未来将“学用 AI、用好 AI、巧用 AI”,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提质。


       活动最后,张平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各年级组的实践探索价值,强调“AI 技术应用需紧扣教学实际需求,避免形式化”,并鼓励教师将本次研讨成果转化为课堂实践。同时明确,未来西安锦园中学“名校 +”教育共同体与西安未央锦园小学片区教研共同体将持续以“课堂需求”为导向,深化AI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研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本次语文大教研活动,既是一场“AI+语文”的实践经验交流会,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升级。未来,三方教研力量将继续携手,以AI为翼,探索语文教学新路径,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共同书写语文智教新答卷!
 
撰稿:王娜
校对:李冰
审核:贾建卉
(责任编辑:小学教学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锦园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信息 陕ICP备09009522号-3
地址:
电话:
传真:86-029-86172261
E-mail:sdjyx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