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教研 > 师生随笔 >

【悦读】教育的本质是自醒——品读《病是教养出来的》

作者:张媛媛家长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6-22 09:00 阅读次数:

  人的病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个人原因造就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心理问题。尤其是父母的负面情绪的积压将导致孩子产生非常多的问题。父母不当教育对孩子的危害的深刻,有几个父母又能明白呢?今天,我们推荐锦园中学高二三班张媛媛家长袁江红女士品读《病是教养出来的》。她以自己教育管理及育儿经验,在此呼吁各位家长:别以爱的名义按照自己地意愿阻碍另一个生命的有序发展。
     每天我们会分享一篇文章,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师生、家长加入我们读书分享的行列中来,用阅读点亮人生!
 

 
  最近几天,我品读了一套书《病是教养出来的》,这套书是台湾的许姿妙医师所著,共一二两册,第一册是“孩子的四种气质”,第二册是“爱与碍”,书中搭配了许多孩子们学习、活动的图片,读来让人有愉悦欣赏之感,又有耐人深思之虑。
  翻开扉页,最醒目的几个字就是:“教育的本质是自醒”。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教育孩子的过程重新进行审视。
  自醒不是不管不顾,让孩子随风长大。我们知道一个孩子的诞生,带着他与生俱来的灵性和父母遗传的肉身。书中为我们介绍了每个人出生后生理发展与脑部发育的内定时间表和先天气质——冲动自我的火相性格,跟着感觉走的风向性格,凡事等一下的水向性格,人生即苦海的土相性格。
  我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本应遵循孩子生长发育规律,根据孩子本身的气质,来调整教养的方式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严厉,或者一味的溺爱。
  但很多做父母的,跟随大众价值观,在家庭教养过程中,没有更多地看到孩子这个生命体本身,致使孩子往往心灵苦闷疾病缠身,表面的光鲜失去意义。书上列举了许多教育不当的例子,有的长大后得了肿瘤,有的长大后得了皮肤病,有的长大后得了抑郁症等等。有的孩子的病总是好了以后又反复,总也治不好,追根究底是由于不当教养造成的。
  在我从教的近三十年中,这十几年的时间也一直在研习心理学,我观察到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最大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爱,另一个是恐惧。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就连大人都会感到恐惧。对于弱小的生命来说,父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有什么,若给到爱,孩子的身体里是温暖的能量,血液循环有活力,让身体健康;而恐惧则是一种冰冷的感觉,会造成血管收缩、肌肉僵硬,使人生病。 
  在否定、苛责中长大的孩子,自然身体里就会藏着“病”的隐患,唯有爱才能使孩子克服与生俱来的恐惧。社会上很多焦虑的父母,把自己的压力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对孩子过早实施错误的智力开发,过多的干扰和揠苗助长。从人智学的理论来看,这些急功近利的行为都违背了孩子生长发育规律,破环了孩子本自具足的生命力量。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惨痛教训,有的导致成人后的各种问题。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蓄势待发的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对学习(这里不仅仅指文化课学习)充满了强烈的欲望,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作为成年人,我们都在一直摆脱他人的期待,想找回真正的自己,那为什么又不停地去把自己的期待给到我们的孩子呢?
  真爱,是维持生命原本的样子,别以爱的名义按照自己地意愿阻碍另一个生命的有序发展。全心的爱、接纳,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呵护和传承!愿我们每一个父母,尊重生命,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合适,去思考和进步,并引领带动孩子成长。
        

陕师大锦园中学  高二(3)班家长
袁江红女士      

2020年6月22日    
(责任编辑: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