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教研 > 师生随笔 >

把班级还给学生 作者:张蕊

作者:网络宣传中心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3-02-08 16:27 阅读次数: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思之职役哉?”这是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对成功的君主的定义。这句话也给我在管理班级方面带来了反思:一个事必躬亲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工作者,但未必是一个成熟的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发现每位同学的特长,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得以施展,优势得以展现,学会自我管理的同时又能参与管理同学,那么不仅把班主任从繁杂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其多些时间提升专业能力、教学水平,还能让学生从实践中习得更多的沟通、交流、管理的能力,老师的身份从管理者转换为管理顾问,由一人建设班级变成全班共同建设管理班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个人责任感,真正做到把班级还给学生。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我在日常班管中主要营造两种班级氛围,完善了四个班管策略。
     (一)营造书香班级的文化氛围。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读书史。”班风在我看来主体就是学风,而学风建设关键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习惯。所以接班伊始我会建设书香班级让学生们通过读书自我管理与成长。首先要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全班同学捐好书;其次每周开辟一节自习课作为阅读课让大家看书,分享美文;最后为了让大家把所读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语文的课前三分钟是同学的自信演讲时间。思想的丰富、意识的转变、表达的提升是同学们迈向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二)营造欣赏、赞美的班级文化氛围。新学期伊始,大家刚来到一个新集体,迫切的想要和身边的同学交朋友,但有时方法却使用不当,例如起外号,传谣言等。这种现象极大地破坏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感和友谊,也损害了班级的团结。所以在本学期我和家长、老师、同学们一起努力创造互相欣赏、赞美的班级文化氛围。这种赞美与欣赏不仅仅是在同学和同学之间,也是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所以本学期我通过了一系列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发现:“赞美和爱是人生的通行证。”这一深刻的道理。也让学生在这种赞美的氛围中越来越自信,发现自己的优点,敢于展示自己。
  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除了两种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我还落实了四项班管策略。
  (一)常务班委制和值日班长制的班干部双轨制。鉴于本班同学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为班级服务的热情浓厚本学期除了两位常务班长,还设置了每天一人轮流的值日班长,值日班长管理当天所有事物,遇到困难可向常务班长请教,也可向老师请教,值日班长当天班管认真负责、以身作则,可向常务班长申请加量化十分,以示鼓励。希望通过这项制度给更多同学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让值日班长感受到班管的不易,从而理解班管者,学会自律,提高能力。
  (二)集体活动承包制。为了不让集体活动成为班委会独自展示能力的平台,而成为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共同锻炼、提高的平台,我设置了集体活动承包制。例如运动会是我们班的体委和他的团队承包的,我们班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年级第二的好成绩,并获得多项个人奖。诗歌朗诵比赛是文艺委员和同学承揽的,从节目的选择,课余时间的排练,全班同学的参与都很好的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最后我们在诗歌朗诵比赛中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拔河比赛也是由同学个人承包,独自训练,最后全班20位同学代班上场并取得了“优秀组织奖”。
   (三)学习兴趣小组制。每个兴趣小组六个人,六人之间我会按照“宁静致远,取长补短”的原则选人,让学生兴趣、性格、学习互补,学习兴趣小组主要由小组长和副组长全权负责,包括排座位、纪律、卫生、学习等各方面。让组长们学会小组自治,看似给了组长更大的权力,给了同学们更大的自由,实则在培养每位同学的团体凝聚力和荣誉感,更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本学期“六课工程”活动开展后,各科教师共在我们班上了三节公开课,同学们训练有素,张弛有度,合作尊重,聆听内化,表现出了学习兴趣小组的合理性和互补性。
   (四)主题班会开放制。本学期我把制定班会主题的权利分享给学生和家长。我们班有很多学生有点特长显著,例如有的同学学习很有方法,有的同学多才多艺,有的同学很会演讲,有的同学人缘非常好等等。根据同学们的优点和特长让同学们作为分享人,设计主题、环节,制作PPT,为同学们分享他某方面成功的经验。班会课的成功开展,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激发了同学们的班级荣誉感,形成了昂扬向上的良好班风。
  把班级还给学生,霍林姆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自我成长。
 
(本文发表于《学校文化》2022年第11期)



 
(责任编辑: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