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教研 > 师生随笔 >

芝兰之室 润心育人——浅谈班级文化的作用

作者:王 婷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03-13 15:47 阅读次数:

西安锦园中学 王婷

  摘要:班级是学校实现育人功能的主要阵地,班级文化是与学生成长发展紧密相关的潜在教育力量,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引领学生构建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要端正对班级文化作用的认识,增强班级文化建设的自觉与自信,积极运用班级文化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联系,用心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如此才能以文化人,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产生正向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字:文化 学生成长 管理
 
  班级文化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班级生活中一切的文化要素,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独特文化,即班主任、科任教师、全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群体价值、思维方式、意志品质等。一方面,班主任、课任教师、全体学生创造并遵循班级文化,另一方面,班级文化又对师生有影响、培养和教化作用。班级文化也有优劣之分,先进的班级文化如“芝兰之室”润物无声,给予师生积极影响,提升班级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精进教师管理水平;反之,则不然。因此,班主任更要增强文化自觉,积极运用班级文化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联系,用心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促使学生生命成长向好发展。那么,班级文化具有哪些作用呢?
  • 导向与规范
  班级文化是师生价值与选择的“指向牌”。在学习上是创建优秀班级还是吊车尾班级、学校活动是积争先还是甘居人后、学生问题是帮扶改正还是听之任之……在班级管理与发展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班级文化的导向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例如起始年级成班之初,有经验的班主任一定会利用班会和学生一起制定班规班纪及学期奋斗目标,向学生强调起始年级要狠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为班级服务为班级争光的集体荣誉感等,目的就是在开学伊始创设一个健康、有序、向上的班级。这种师生约定就是班级文化的最初底色,它引领着班级全体成员的行为,人人都在为创设优秀班级而努力。
  班级文化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一把尺”。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不仅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具有规范作用。班级要想维持正常的秩序,全体学生就必须共同遵守班级规章,在师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的过程中,学生在潜意识里强化了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必须做某事,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不能做某事,用规则来规范学生思想行为,使其内化成良好习惯,才能于无序中建立有序,于有为中做到无为。
  • 凝聚与动力
  班级文化是师生的“粘合剂”,它让师生在集体中积极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集体的约束中自由有限度的发挥个体的光彩。班级文化的凝聚作用可以把学生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发展前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命运共同体”心理意识,也就是班主任口中常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会激发学生对班级规章、班级目标的认同,促使学生形成班级成员的使命感、荣辱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形成班级凝聚力。
  良好的班级文化既是班级向前的“引擎”,也是培学生向上“加油站”。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班级文化的熏陶,离不开师生团结一心的努力奋斗。学生进入班级组织后,不仅需要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尽班级义务。在集体中,如果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积极的作用,承担班级的责任,它让学生重视学习、重视习惯的培养,重视为集体贡献力量,能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动力,这样的集体必定是向前的,这样的班级文化必定是优秀的,这样的班级走出的孩子也必定是出类拔萃的。
  对教师而言,良好的班级文化是教学相长的“助推剂”。一个教师的管理水平如何体现?不同班主任的差异在哪里?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班级文化的构建能力上。班主任的“治班神器”绝不是靠吼,而应该有文化育人的自觉。良好的班级文化背后离不开班主任自觉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来引导、规范、凝聚、教育和激励学生,同样的在构建班级文化的过程里,在解决班级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中,教师研究学生的能力增强了,看问题更全面了,班级管理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 教育与激励
  文化本身有文治教化之意。教育人、塑造人也是文化的基本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潜在教育力量,它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对学生的心理、行为、品质有引导、教化、激励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同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有形可估量的,而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一个学生在一个学风不浓、管理不严的班级时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可当他转入一个学风浓厚,教师管理严格的班级时,他就会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个例,长此以往下去他会被班级同学边缘化,进而产生转变去做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尽力做到符合这个班级对学生的各项要求,这种就是班风、学风引起的无形教育作用。
  班级文化的激励作用体现在班级文化可以给班级成员提供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环境,有效地激发和调动班级每个成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饱满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参与到学习生活中。班级文化就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构建起来的,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个人参与,也有小组合作甚至集体展示,无论怎样,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一种激励,每个参与的成员为了赢得赞誉,都想展示自己的特长,当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得到肯定后,会产生下次要更好展示的心理,在这种班级文化的激励下,培养个人能力不断提升就成了一个不断晋级的过程,它就成为了学生个体改进不足,优化能力的激励循环机制。
  端正对班级文化作用的认识,是教师构建班级文化的第一步,在学习生活中,学生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浸润于班级文化的氛围中,班主任一定要运用智慧为学生构建充满爱与希望的“芝兰之室”,润心育人于无声处。
 
参考文献
[1]张爱群.班级文化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

 
 
 

(责任编辑: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