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锦园小学 > 家校互动 >

在问题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作者:二年级4班 何梁瑞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10-30 14:24 阅读次数:

      今年9月瑞瑞刚上二年级,本想已经上小学一年了,孩子应该适应的不错,但事实并非如此,孩子的二年级进入状态实在有些慢。作为家长其实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班主任郭老师和我沟通了孩子的学习,具体表现为:书写不认真,听课总走神。我也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变得焦虑起来。我们是爱孩子的,但所有的表现却让孩子感受到的是“妈妈不爱我”,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家长的我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对于我的学生我可以细心、认真、耐心地讲解。但面对自己的孩子,我忍不住自己内心的狂躁,时不时的对着孩子发火,孩子不在状态,写字写到很晚,失眠不足,影响第二天的上课效率。其实事后我也很后悔,我知道当我对这孩子怒吼时,孩子的心情会受到影响,其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学习依然没有改善,这让我实在“头疼”。
      我虚心向郭老师请教,在与她交谈之后,我的内心受到启发。我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而使自己陷入焦虑。只有自己调整好心态,孩子才会因我的态度而放松,从而更接纳我的教育。
      之后,我和孩子认真的进行了一次谈话。我们用真心沟通,换位思考,孩子也敞开心扉,向我表达所想,原来他是愿意学好的。我们达成一致的原则:限时完成作业;书写必须认真;语文中不会的字词要巩固加强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执行,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老师也在近期反映孩子作业书写认真,字词掌握不错,古诗默写等都有明显的进步。由于写字速度提高了,孩子也能按时睡觉,精力充沛了,听课效率也提高了,一切都在向着良性去发展。

      由此我在反思:我们经常会因为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偏高而产生语言或行动上的偏执,同时会用“别人家的孩子”去对比,从而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产生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抵触心理。结果当然会事与愿违!我们要坦然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完美”、“没做好”,用良好 的“心境”让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进而才能更理智、更有效的引导孩子。真正的教育,不是将人生大道理,不是控制和改变,而是要用自己的言行、态度去爱、去影响孩子。我会一直努力的!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所有 锦园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信息 陕ICP备09009522号-3
地址:
电话:
传真:86-029-86172261
E-mail:sdjygj@126.com